今年,《狂飙》的热播,让一众江门特色美食“馋哭了”观众。
美食“火”出圈的背后,是侨乡丰富的农业资源。众所周知,江门以粤港澳大湾区1/6的土地生产了1/3的粮食、1/4的水产品、1/5的肉类和1/8的蔬菜,是大湾区重要的“菜篮子”“米袋子”和“海鲜铺子”,是名副其实的“湾区粮仓”。
南海之滨,沃野流金。近年来,江门出台三年行动方案加快陈皮、大米、鳗鱼、茶叶、马冈鹅、禽蛋六大特色优势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六大特色优势农业产业2022年全链条总产值达533.9亿元;推动产业品牌化发展,累计创建“粤字号”农业品牌130个,培育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11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13个。2022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95.20亿元,增长7.7%,增速全省第一。目前,江门现代农业与食品产业集群已连续三年产值超千亿元,2022年再创新高达到1170.42亿元。
江门舌尖经济固然有农业“富矿”造就的食材优势,但更重要的,是拥有深厚底蕴的工业“食”力支撑。
放眼全省,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广东轻工业快速发展,其中食品产业上马快、品种多,特别是饮料、饼干和速食面发展迅猛,拉开了“珠江水、广东粮”兴盛的帷幕。
其中,广东饼干是“广东粮”的代表,其主要来源就是江门的饼干生产企业。改革开放以来,江门饼厂(迎丰)、新会葵湖饼厂,开平嘉士利饼厂、台山英达利饼厂、鹤山食品厂以及东古、味事达、李锦记、广合腐乳等一大批企业生产的饼干、糖果、调味品等畅销全国。
如果将视野拉近至21世纪,不难发现,江门食品工业的规模不断增大,形态也越来越丰富。天地壹号、美心、康师傅等知名食品巨头纷纷布局,并带动上下游企业加快进驻,推动侨乡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食品产业链条。
江门的“食”力,在全省层面也得到了认可。此前,蓬江产业园被评为全省唯一一家健康食品特色产业园。今年,广东省工信厅联合各市、食品行业协会、企业,拟从规划、投资、集群、企业、宣传、服务六方面推进实施六大专项行动,筑牢食品工业三大方阵。其中,位居第一方阵的城市包括广州、佛山、东莞,江门则与深圳、湛江紧随其后,形成第二方阵。
由此可见,在供给端,江门食品工业已然形成了不容小觑的“护城河”。而在需求端,侨乡拥有的独特优势,则为江门特色美食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方面,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各地与江门地缘相近、人缘相同、口味相通。随着深江铁路、广佛江珠城际轨道江门段、深中通道等重大交通项目的相继建成,江门与大湾区各大城市的时空距离将进一步缩短,江门食品也有望以更快的速度被送上各地市民的餐桌。
另一方面,在岁月的长河里,许许多多的江门人走向世界,一道道五邑风味也相伴着漂洋过海。近年来,这些侨味产品开始远销欧美、日韩、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侨都预制菜正逐渐成为世界华侨“乡愁菜”的代名词。
通过充分发挥工业“食”力,江门正在让更多美食商品化、标准化。当前,借力实施“港澳融合”“侨都赋能”工程等契机,江门正高位推动预制菜产业园发展,积极引进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对标对接国际预制菜质量安全标准,将侨都名菜“预制品化”,挖掘、提炼侨味文化。
随着中老班列、“江门号”中欧班列的开通、RCEP的生效,侨乡特色农产品、健康食品快速进入中亚、俄蒙及欧洲市场正在成为现实。立足中国侨都,扬帆出海的侨都美食,有望让“地球村”的世界华侨华人食上“同一道菜”,也有望推动侨都舌尖经济向价值链的高处继续攀升。
【文字】南方+记者 郑琦
◎相关阅读
南方观察|抢占万亿级新赛道的蓬江“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