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杂志记者近日获悉,在广东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等多方的谋划和推动下,广东成功引入2.6亿美元世界银行贷款,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目前,广东省与世界银行合作贷款项目——“广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示范)项目”已正式生效实施。
在5个地市试点实施,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
省财政厅介绍,该项目利用世行贷款2.6亿美元,是世界银行“中国食品安全提升项目”中利用贷款额度最多的子项目,也是广东省世行贷款签约金额最大的外贷项目。
世行项目区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据悉,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4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农产品全价值链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实施管理与绩效评价机制建设。
项目选择广州、佛山、惠州、江门和肇庆5个地级以上市作为试点区域,围绕蔬菜、荔枝、生猪和水产等具有广东特色的农产品,以海洋牧场建设和预制菜产业为重要载体,切实提升生产、加工、流通、销售、消费等各环节全价值链的质量安全水平。
世界银行全球农业实践局局长马丁·凡·纽武库普一行考察江门台山世行统防统治项目实施情况。
“项目的生效实施将助力全省构建‘1+2+3+4+5’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新格局,为广东实施‘百千万工程’等提升食品安全水平提供示范引领。”省财政厅指出,该项目将在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的同时,补足农产品安全发展过程中的短板不足,助力我省乡村振兴。
历时十年治理农业面源污染
作为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的广东,历来重视引入世界银行贷款,项目涉及农业,林业,交通,教育等领域,有力地推动了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世行项目区白鹭翩飞美景。
《南方》杂志记者长期跟进、关注世行项目。以绿色农业为例,广东就牵手世行,引入2.13亿美元,在省内大规模实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整体绩效得分为91.85分,综合绩效评价等级为“高度成功”。
作为国内首个利用世界银行资金,以“亚洲之最”贷款规模实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项目,广东在没有可借鉴经验的情况下,自2012年起持续十年,逐步建立小农户生态补助、生猪高床生态养殖等机制模式,并集成创新一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
广东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定点农资店负责人向世界银行专家演示IC卡信息系统。
该世行项目在广东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历程上记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不仅探索出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广东路径”,而且深刻改变了广大农户、农技人员和农业农村干部传统的农业环境观念,在他们心中植下一颗绿色的种子。
引入世行贷款3亿美元加强可持续土壤污染管理
据悉,立足于广东经济发展和知识创新方面的区位优势,世行还选取位于具有代表性的亚热带红壤区、且为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的韶关市,组织实施可持续土壤污染管理项目。
省财政厅介绍,经国务院批复,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通知,同意广东可持续土壤污染管理项目纳入世界银行贷款2024—2025年备选项目规划。
该项目计划利用世行贷款3亿美元,由韶关市组织实施,促进实现土壤环境质量和耕地地力协同提升,从而保障粮食安全生产的长期可持续性和土壤资源的永续利用。
本次合作是在全球土壤质量退化、区域性土壤污染仍然存在、威胁环境健康和人类粮食安全的背景下提出的。
该项目利用世界银行在推动气候变化减缓和知识共享等全球公共产品上的优势,通过示范先进的土壤污染管理机制体制和技术,致力于构建可持续的土壤污染管理体系,为国内其他地区以及东南亚、南美等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可持续土壤污染治理积累经验。
《南方》杂志全媒体记者、南方+记者|许俊仟
【本文责编】林若川
【频道编辑】李晓霞 莫群
【文字校对】华成民
【值班主编】刘树强 刘龙飞
【文章来源】南方杂志党建频道